日前,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办的第十九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5)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举行。从2018年“大葛”与“小葛”对话,到2019年的“未来已来”,再到2023年的远程机器人手术、2024年的元宇宙,东方会始终紧跟人工智能发展潮流。
大会主席葛均波教授在致欢迎辞时表示,东方会的成长不仅见证了中国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日益发展的历程,更是显彰显了中国心血管防治事业蓬勃向上的辉煌成就。东方会秉持“开放、创新、合作”的宗旨,近年来尤其关注人工智能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展示了前瞻性的洞察力。东方会将继续坚持创新与发展,以患者利益为先,为全球心血管领域的专家提供交流平台。
大会开幕式上,“观心大模型CardioMind”发布,由讯飞医疗为葛均波院士打造的高度拟真数字虚拟人也正式亮相。
这一成果是2018年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上葛均波院士与讯飞医疗AI机器人“大葛与小葛”对话的延续和升级。当年的“小葛”作为AI助手开启了人机协作诊疗的探索之旅,展现了AI在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如今的数字虚拟人,不仅是“小葛”的升级版,更是从功能到形态的全方位跃升,标志着医疗健康领域AI应用的新里程碑。从“小葛”到数字虚拟人,这一转变不仅是技术的重大进步,更是对人机协作诊疗理念的深度实践。
OCC 2018葛均波院士和“小葛”的互动
讯飞医疗研究院院长贺志阳受邀参会,在人工智能与心血管创新论坛上发表《大模型技术在心血管病患者管理领域的应用》主题演讲,分享了讯飞医疗在大模型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及落地成果。
贺志阳表示,在医疗健康领域,大模型正在创造全新的发展机遇。讯飞医疗自2023年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后,通过源头算法创新不断突破技术边界,于2025年3月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X1,模型在知识反思、循证推理等核心指标上实现跨越式突破,显著提升了医疗场景应用的准确性与专业性,并在关键医疗任务场景中持续保持业界领先水平。
技术创新应回归医疗本质,解决临床问题。以心血管领域为例,相关疾病对我国医疗公共卫生形成了重大挑战,患病人数约3.3亿,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临床质量提升迫在眉睫。同时,心血管专科医生数量与患者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疾病管理效果也亟待改善。为解决这一医疗健康领域的重大刚需命题,讯飞医疗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心血管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与葛均波院士团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紧密合作,依托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技术底座,先后推出了泛血管疾病综合管理平台1.0及2.0版本,为泛血管疾病医疗质量的提升和“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泛血管疾病综合管理平台涵盖诊前、诊中、诊后及数据管理全流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实现了疾病预防、辅助诊疗、患者管理等功能,显著提升了风险人群筛查来院转化率、患者随访复诊率和病例上报效率。在患者管理方面,平台构建专病管理路径,自动执行包含用药指导、饮食建议、运动指导、居家护理等个性化康复计划,并通过外呼机器人等渠道提供精准服务。此外,贺志阳还介绍了基于大模型的辅助诊疗系统在心脏超声方向的创新应用及以讯飞晓医为代表的AI个人健康助手的应用落地情况。
在大模型技术浪潮推动下,新一代人工智能正成为驱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和生产力整体跃升的核心力量,为医疗健康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个充满潜力的新时期,讯飞医疗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落地,推动医疗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用人工智能 守护生命健康
感谢您的关注与信任! 如果您想了解我们的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请您留下您的信息。